{{ title }}
{{ errorMessage }}


{{ errorMessage }}





{{ registerSuccessMessage }}

当前位置:

首页 > 心理健康教育 > 心灵氧吧

校园欺凌的成因及家校社共育视域下的解决策略
2022-02-21

近年来,校园欺凌问题受到社会和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。201611月,教育部联合中央综治办、最高人民法院、最高人民检察院、公安部、民政部、司法部、共青团中央和全国妇联九大部委颁布了《关于防治中小学生欺凌和暴力的指导意见》;201711月,教育部等十一部门又印发了《加强中小学生欺凌综合治理方案》,要求各级部门按照教育为先、预防为主、保护为要、法治为基的原则,健全预防、处置学生欺凌的工作体制和规章制度,形成防治中小学生欺凌长效机制,把校园建设成最安全、最阳光的地方。本文主要分析现阶段产生校园欺凌的原因,同时探索家校社共育视域下消除校园欺凌的对策

一、校园欺凌与家校社共育的内涵

1.校园欺凌的内涵

国务院于2016年颁布的《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开展校园欺凌专项治理的通知》中,将校园欺凌定义为:学生之间通过肢体、语言及网络等手段实施蓄意或恶意欺负、侮辱造成伤害的事件。在本研究中,将校园欺凌定义为一种发生在学生间的,由欺凌者对被欺凌者进行的有意、持久、反复的攻击行为。

2.家校社共育的内涵

家校社共育是指家庭、学校和社会在明确主体责任的基础上能够联动配合,保持一致的教育思想信念和教育行动,促使学生全面和谐地发展,取得最佳的育人效果。学生的成长离不开家庭、学校和社会三大要素,任何一方出现问题,都会给学生的发展带来不利影响。家校社之间缺乏交流与合作,也会增加校园欺凌发生的风险。

二、家校社共育视域下校园欺凌产生的原因

1.家庭教育层面

(1)亲子关系不良。父母由于各种原因而对子女缺乏关爱和陪伴,会导致亲子关系不良,孩子不能从父母身上学会良好的处理人际冲突的方式,进而直接影响其与同伴和教师之间的互动。研究发现,子女与父母的关系越好,其与同伴的关系也越好;子女对父母的不满越多,对同伴的不满和疏离感也越多,从而变得敏感和自我中心,缺乏同理心,在处理人际冲突时就会表现出攻击或忍受攻击,成为欺凌者或被欺凌者。

(2)教养方式不当。父母的教养方式对欺凌和受害行为有较大影响。如有的父母很专制,要求孩子必须听从大人,若孩子行为不当,不问缘由即施以打骂,在这类家庭长大的孩子往往攻击性较强。过分溺爱也会让孩子产生攻击倾向。如家长对犯错的孩子放任不管,久而久之,孩子就越来越冲动、任性、霸道,更容易表现出攻击行为。反过来,如果父母对孩子过度保护或过度批判,则会使孩子变得胆小懦弱,与同伴交流困难或不自信,更容易成为被欺凌者。调查发现,对于“你认为经常被欺负的同学是什么样的人”这一问题,42%的学生认为是“胆小懦弱的”。

(3)父母行为失范。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认为,人的行为主要是后天形成的,可通过观察或模仿习得。首先,父母是孩子模仿的对象。父母常辱骂,孩子也会以语言辱骂同学;父母常攻击,孩子也会对同学进行攻击;父母常暴力,孩子也会以暴力对待同学。因此,从某种程度上“欺凌始于家庭”,即儿童通过观察家庭成员的行为,学会了攻击,而这种攻击行为不仅表现为肢体上的攻击行为,还包括言语、关系和人格上的攻击。

2.学校教育层面

(1)教师预防意识不足。学生喜欢在一起玩闹,由于不善于把握“度”,容易出现玩闹过分的情况,如果教师缺乏预防意识,把过分的玩闹视作普通的玩闹,不能及时制止并进行教育,就可能导致班级中出现欺凌现象。此外,教师对班内弱势学生的态度也会成为欺凌行为发生的原因。在访谈中问学生“为什么学习表现好的学生不会被欺负”时,他们的回答多为:老师重视他们,经常表扬他们,所以不敢。这一回答侧面说明,教师对弱势学生不恰当的批评或偏见也会让他们成为被欺负的对象。

(2)学校内部缺乏校园欺凌防治机制和制度。如果学校对校园欺凌问题缺乏统一规范的管理流程和制度,就会造成各部门各自为政、职责不清,容易产生校园欺凌问题,甚至导致校园欺凌问题的升级。此外,学校环境中的监控盲区也为欺凌行为的发生创造了条件。调查发现,校园容易发生欺凌的场所主要是厕所、走廊和操场,多是教师不易监控到之处,其中卫生间、更衣室等不能安装监控的地方成为欺凌行为的多发场所。

3.社会环境方面

(1)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。社会的发展不只带来了文明的进步,也有浮躁的社会风气和不健康的文化环境,学生可能会模仿现实生活中看到或听到的暴力事件、社会闲散恶霸人员的作风,由此学会恃强凌弱,造成校园欺凌事件。

(2)受网络不良信息的影响。随着通讯设备和网络的普及,学生有更多时间和机会浏览到网络上的大量不良信息,这对辨别力和自控力较差的学生将产生恶劣的影响。在访谈中了解到,有的学生喜欢看网络直播,崇拜所谓的“暴力网红”。

(3)社会各部门联动机制不健全。治理校园欺凌不只是学校的责任,还需要社会各部门的联合。但这一联动机制还不够完善,大多仍处于各管一段、互不联系的水平。尤其在预防方面,学校、社区和周边公检法机构之间缺少健全的联合预防体系,预防只在学校进行,社会的预防作用没有充分发挥。

三、家校社共育视域下消除校园欺凌的策略

注意提高预防意识,多关注学生的打闹行为,进行正确的判断和干预,往往能够及时发现并制止校园欺凌的发生。

1.提高师生对欺凌行为的认知和辨别能力

师生都要能够区分玩闹过分和真正的欺凌。学生的欺凌行为更多的是玩闹过分,师生需要提高辨别这些行为的能力。一方面,不要把过分玩闹当成欺凌,避免过分紧张引起不必要的压力和困扰;另一方面,又不能简单地把它看成普通的玩闹而忽视,避免其发展成真正的欺凌行为。教师要用正面教育的方式制止未萌欺凌行为的发生,同时还要增强警惕意识,细心观察,及时发现欺凌事件,鼓励学生打破沉默,挺身而出,捍卫自己和被欺凌者的权益。

2.建设文明校园,形成和谐文明的校风

学校是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场所,和谐文明的校园环境能有效减少校园欺凌的发生。学校可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系列主题教育活动,积极宣扬文明风尚,营造积极向上的校风、学风。同时组织教师开发礼仪礼貌礼节等校本课程,文明行为的宣传和教育落在实处。让文明观念和文明行为扎根每个师生心中,做到内化于心,外化于行,建设文明校园,消除校园欺凌行为"

3.加强对特殊学生的心理关爱和教育引导

在欺凌事件中,无论是欺凌者和被欺凌者,甚至旁观者,在心理上都会受到很大影响,学校要对每一个参与其中的学生加强心理关爱和教育引导,做好校园欺凌预防和疏导工作。班主任和心理教师要积极关注特殊学生,对其加强心理辅导,以减少欺凌事件的发生。要通过调查全面掌握行为有偏差的学生情况,尤其关注经常与同学发生冲突的学生,由专业心理教师对他们进行专业评估,建立心理档案,制定辅导措施,通过团体辅导和个体辅导等,改善这些学生的心理与行为。

4.提供物质设备保障和人员技术保障

为了减少校园欺凌行为的发生,学校监控要做到全覆盖无死角,监控室要安排专门人员进行24小时监控,保障摄像头正常运行。对于卫生间等隐蔽空间,应安排专人巡视,从时间和空间上阻断校园欺凌的产生。

5.建立学校内部的预防和治理欺凌的联动机制

(1)学校建立制度保障,确保工作顺利推进。

校园欺凌防治是一个系统工程,需要以制度为保障,使各项预防和治理措施落实到位。校长作为领导小组的负责人,要统领学校各部门制定校园欺凌预防、处置和应对、 善后与追踪辅导各阶段的管理制度;制定预防校园欺凌的工作措施及欺凌事件的处理流程,包括报告与判定、处置与救助、善后与追踪、报告与通报、总结与改进等环节,确保预防和干预的顺利实施。

(2) 学校建立各部门间的联动机制。

防治校园欺凌,学校责无旁贷。各部门联动机制的建立是预防的基础。学校要充分重视此项工作,校长作为主要负责人,要带动德育部门、督导部门、卫生部门、心理咨询室等,建立联动机制,提前预防,及时干预。要组织各部门人员参加培训学习,明确职责和工作流程,培养并不断增强预防和应对校园欺凌事件的能力,打造安全校园,保障学生安全健康成长。

6.建立家校社共育的联动机制

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,也是预防校园欺凌的第一道防线。在校园欺凌事件中,欺凌者和被欺凌者身上都有不良家庭教育方式的影响。社区是学生课余活动的重要场所,很多欺凌事件都是在社区发生的。学校辖区派出所、法院等职能部门是学校防治校园欺凌的有力支持。因此,要建立学校、家庭、社会各部门的联动机制,共同预防校园欺凌的发生。

(1 )依托家长学校,加强家庭教育建设。调查发现,许多家长缺乏科学的家庭教育理念,不重视学习和思考,溺爱型家庭、放任型家庭、丧偶式家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。目前,很多学校都建有家长学校,可以充分利用其作为开展家校共育活动的平台。可由本校德育干部、家庭教育指导师、心理咨询师或校外家庭教育专家对家长开展定期培训,帮助家长树立科学的家庭教育理念,掌握正确的家庭教育方法,学会良好的亲子沟通方法。同时也要加强针对校园欺凌的专题培训,让家长了解校园欺凌产生的原因,掌握预防策略和干预方法。通过家校共育为孩子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,有效避免校园欺凌的产生。

(2)建立与社区、基层法院和派出所联合的机制

社区是学生课外活动的重要场所,学校要和社区联合,共同防治校园欺凌演变或延伸至校外。学校还应当和属地法院和派出所联合对学生开展法治教育。聘请法制工作人员作为法制副校长,定期走进学校为全体师生及家长开展校园欺凌相关专题培训,了解校园欺凌的情况并指导学校开展防治工作,形成家校社共育的协作局面。

四、结语

校园欺凌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具有严重危害, 学校、家庭和社会要充分认识其严重性,牢固树立预防重于干预的信念,做好预防措施。防治校园欺凌是一个系统工程,需要家庭、学校、社区、各社会职能部门协同参与,形成齐抓共管、相互配合的局面,共同为学生的健康成长营造和谐、友善、文明的学校环境、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。